1天添盈
2025年7月1日,发文《被北科大录取后,他决定去送外卖》,为一个品学兼优的外卖小哥加油点赞。
人民日报的文章显示,刚高考完的07年少年钟一男,近日正以另一种方式迎接人生新阶段,被北京科技大学录取后,他没选悠闲度假,而是穿上骑手服扎进武汉武昌街道口的高峰车流,靠送外卖攒钱买心仪的贝斯。
街道口高校密集、订单多,他每天从早十点跑到下午三点,30多单赚约150元。“每单收入都像在攒目标。”他说,家境普通,想靠汗水换“有分量”的钱。虽遇过暴雨淋湿手机修机花一天工钱的挫折,次日便套上防水袋继续出发;被妈妈说“浮躁”的他,意外在奔波中找到了专注的力量。
他早规划好了收入用途:先买贝斯,再给父母买礼物,8月和同学去重庆旅游(费用自理)。谈及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,他期待加入音乐社团、学体育教育,还计划寒暑假继续兼职。
下午4点30分,武汉雨停,阳光穿透云层。钟一男跨上电动车,又赶着接下一单。
请注意,人民日报的发声,是一个积极信号的释放。
靠自己的力气吃饭,给别人送去热乎饭,帮社会提供一分便利——这样的生活,踏实、鲜活、有温度。能在平凡岗位上活出滋味,能在辛苦里攒下体面以及可观的收入,这是这个时代应有的价值观。
2
嗯,你可以说外卖员是一个低门槛的工作,但不能说是一个低收入的工作。
今年春节过后,美团的朋友此前给过我一个数据。美团研究院做了一个详细的调查数据,显示在2024年全年,美团全国范围内高频骑手的月均收入在6650元至9344元之间。以由熟练骑手组成的乐跑骑手为例,这类骑手的月收入均值最高,在北上广深等高线城市可达11547元。另外,根据美团研究院最新调研数据,全年月均有单骑手数量为336万。
备注:此时京东还没有进入外卖行业。后来1季度京东进来后,行业开启了新一轮外卖小哥争夺战天添盈,京东和美团都在比拼“谁对外卖小哥更好”。
再后来,淘宝闪购也参与了进来。在各方的充分竞争下,外卖小哥的综合福利待遇相比2024年又有了提升。
美团的朋友,在5月底又给我发了一份数据。数据显示,2025年一季度全国范围内高频骑手的月均收入在7230元至10100元之间。以熟练骑手组成的乐跑骑手为例,这类骑手的月收入均值最高,在北上广深等高线城市可达12593元。
从11547元提升到12593元,这是不小的涨幅,超过全国大多数工种的薪资涨幅。
3
京东和淘宝闪购/饿了么虽然还没有披露最新数据,但通过我近期参加的几场活动,也能看出来一些端倪。
今年618期间,我去了一趟京东总部。京东把来自石家庄的一对全职骑手夫妇请过来,分享了他们的收入以及跑外卖这份工作给生活带来的改变。
这对夫妇约摸着45岁左右,男骑手说他日均跑单七八十单,月收入约1.2万元;妻子每日固定跑单8小时,月入8000余元,夫妻二人合计月收入达2.5万元(含五险一金),远超当地平均水平。
谈及生活变化,骑手感慨“能请假陪孩子过六一”,工作之余更具生活弹性。
京东外卖相关负责人表示,将持续优化骑手权益体系,以保障与效率并重的模式,推动行业服务品质升级。
或许有人说,不管美团还是京东,这样的收入数据是辛勤努力才有的结果,不可能每个人都可以拿这么多。
可是天添盈,我们的这个时代,也就是在“躺平”“佛系”思想蔓延的当下,不正是要呼唤这种勤劳致富的工种回归么?难道不是吗?
至于淘宝闪购/饿了么方面,暂时未找到最新的收入数据。不过,前几天阿里的朋友给了我一份数据,显示日订单数已超6000万。能达到这个惊人的数据量,想必也是“重赏之下必有勇夫”的结果,必然会催生一个高收入的外卖员大军。
4
一份工作的收入高还是低,不是来自于自身数据,而是行业对比。
2025年5月16日,国家统计局发布《2024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情况》,数据显示,2024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和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分别为124110元和69476元。外卖行业的从业者属于“私营单位就业人员”,应该和69476元(月收入5790元)这个数据来对比。
按照美团和京东发布的数据,显然均超过了这个数据。
当然,好的收入,不仅仅有看得见的现金收入,还应该有看不见的社会福利。
几年前,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就下发了《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》,其中提出完善基本养老保险、医疗保险相关政策,各地要放开灵活就业人员在就业地参加基本养老、基本医疗保险的户籍限制,个别超大型城市难以一步实现的,要结合本地实际,积极创造条件逐步放开。
不过,当时行业发展条件没有成熟,给外卖员缴纳社保这项工作就一直没有落地。
到了2025年,情况完全变了。
京东宣布,3月1日起逐步为京东外卖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,并承担未来一段时期签约的外卖全职骑手上社保的所有成本;美团宣布将为全国范围内的全职及稳定兼职骑手缴纳社保,预计2025年二季度开始逐步实施;饿了么发文称,2023年起就启动蓝骑士社保缴纳试点,未来继续全面推进骑手全方位保障。
外卖平台为骑手缴纳社保的举措,不仅是一次劳动者权益的“补位”,更是新就业形态融入社会治理体系的关键一步,其意义已超越行业本身,意味着“外卖员”就像医生、教师、卡车司机一样,成为正儿八经的“一份工作”。
这种社会价值认同的改变,会让越来越多的传统意义上的体面人进入外卖行业。
5
需要特别说明的是,近年来受多重因素影响(收入水平显著提升、社会保障逐步完善、传统行业就业机会收缩等),加之越来越多大学生加入这个行业,外卖员群体的社会认同度正呈现持续攀升态势。
换句话说,“外卖员=不体面”的刻板标签,正随着时间推移逐渐松动瓦解。
在我常去的健身房外,总能遇见来自各大平台的外卖小哥和小妹。这些年轻人大多年纪轻轻、朝气蓬勃,日常穿搭既时尚又新潮——既有精神小伙的利落装扮,也有高街潮流的个性穿搭。但套上那身标志性的外卖服后,立刻展现出职业人的专注与干练,骑着电动车在大街小巷间灵活穿梭的模样,倒真有几分职业骑士的风范。
午后等餐间隙,美团与饿了么的小哥们常围坐一起,要么交流接单技巧,要么组队打两局吃鸡游戏。看着他们眼里有光、脚下带风的样子,打心底里为这群年轻人点赞。
在我家附近,我常能碰到一位扎着亮黄色长发的姑娘,发尾垂过肩头,身着美团外卖工服,跨上一辆线条利落的电动车。每次她骑车穿行社区,总能收获路人频频回首的目光,那抹明快的黄色与飒爽的身影,倒成了街头吸睛的移动风景。
这两年,在和外卖小哥的交流中,很多人不再认为“这是一份没有面子”或者“没有前途”的职业。
写在最后:其实,任何一份职业,只要有可观的收入和保障,能够给社会贡献价值,都是体面的职业,都值得我们去尊重。
顺阳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